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沉浸在他的群山里,忘却市井的喧嚣——读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两本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衣堍    日  期:2023年8月30日     

      

    ▲李元胜作品《借得此身无归意——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昆虫之美:勐海寻虫记》
 

      李元胜的《借得此身无归意——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这是舍友刘泽安(綦江区作协主席)带来的书,前两天听李元胜讲课时,还请他签了名。


      喜欢读书的朋友应该能够体会与某本书所产生的缘分,书海茫茫,就如在这茫茫人海中,相遇需要缘分,相知相识更需要缘分,一晃,可能就再也不遇,即使能够相遇,也可能是多年之后的事了,就如《昆虫之美:勐海寻虫记》。两年多前听李元胜分享《诗意的狂野》时,我拥有了这本书,但一直没有机会看,现在我得抓紧时间看完它,怕自己再一次错过,也特别乐意在这种珍惜的情境之中享受一本书。


      看完了《借得此身无归意——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后,我回到家里忙完了所有事,在疲惫不堪的时候,找出了《昆虫之美:勐海寻虫记》一口气看完了。跟着李元胜在云南雨林缓慢的脚步,我哀伤烦躁的心也静了下来。

      李元胜以诗人的身份闻名,以诗集《无限事》获得鲁奖,还有许多像《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这样流传颇广脍炙人口的诗歌。我第一次听说李元胜的名字,就是在大学同学群里读到的这首诗歌,这是一首让人读了就不能无动于衷的诗歌。


      但这次他在我们这个非虚构高级研讨班里,谈的却是《纪实文学的实践与体会》。诗人谈非虚构?诗人能谈非虚构?诗人能谈好非虚构吗?不只一个人有我这样的疑惑。听了他的讲演,才知他在《重庆日报》时所受的记者职业训练而带来的成果——出版了许多本博物旅行笔记。他深入采风地、购买论文咨询专家团队、小心求证尽力求真……这些记者职业习惯,为他写下博物笔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文化传统,似乎更注重人,在绝大多数书里,人事之外的景物环境只是主人公生活的场所,往往只有寥寥几笔的勾画。即使是写物多一些的游记,主角依然是人,人的七情六欲,人的喜怒哀乐。有句话叫心随物转,其实所有的物,在游记中,不过是表现人心情的陪衬,缺乏了屠格列夫《猎人笔记》那种闲适悠闲,那份随性诗意。这样的文化作品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培养了不耐烦环境描写的读者,即或我们读到有这样细致描写的作品时,也往往是一晃而过。


      而李元胜的博物旅行笔记,就填补了这样的空缺。他寸步缓行寻寻觅觅,用105毫米镜头放大了的微观世界,是脚步匆忙、拍照留念以示来过的普罗大众所没见过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主角是动物和植物,人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配角。他花费大量时间找寻呈现的是存在于我们生活视野之外的另一个世界,给了我极大的震动。


      灵动的笔触,诗化的语言,深深地打动着我。那些看似多余的闲笔,却是吸引我们这些阅读者眼球的法宝。这也使得他的博物笔记毫无晦涩的面孔,没有掉入科普说明文的泥淖。这也让我们耐烦起来,享受这些没有人事纷繁、情节紧凑的文字来。

      在《昆虫之美:勐海寻虫记》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在云南勐海的丛林探秘。而《借得此身无归意——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记录的是作者在川渝的深山寻美——重庆南川金佛山、重庆北碚缙云山、四川四姑娘山等。


      相对于《昆虫之美:勐海寻虫记》,《借得此身无归意——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显得更加精致,文中提到的蝶呀、蛇呀、蝉呀、甲虫呀,或者菌呀、花呀、树呀,旁边就有精致的美图与之匹配,这美文,仿佛就是把这些像珍珠一样的美图串起来的线。看着对某一动物或植物的细致刻画,便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图,让我对某一物种的印象更加深刻,这是只有图片达不到的效果,光看图片,你无法找到这个物种的特点。而《昆虫之美:勐海寻虫记》就没有这样的便利,文字更多一些,配的美图有时相隔五六页。


      同时,《借得此身无归意——李元胜博物旅行笔记》的图片比《昆虫之美:勐海寻虫记》的更加精致,比如蝴蝶栖身于各种不同的场域,而不是常常停在野茼蒿(尤其是蓝花野茼蒿)上。此外,前者的大图片也更多,更能解我们的眼馋。


      老刘请李元胜签名时,他写下了这样两行文字:我用自己的群山平衡窗外的市井。诗人就是诗人,时时都有诗意,我们在他的博物旅行笔记里,也时常体会到他掩藏在文字和美图之下的诗意。

作者简介


衣堍,石柱县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书香重庆”全民阅读推广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