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作协工作 > 正文

重庆第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开启云课堂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陈欣    日  期:2022年9月29日      


9月27日至28日,由重庆市作协和《诗刊》社主办、重庆文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开启云课堂,著名诗人、《诗刊》社主编李少君、副主编霍俊明及编辑部副主任聂权采取线上授课方式,为我市48名中青年作家进行了诗歌专题培训。培训会由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唐力和张远伦分别主持。

9月27日上午,聂权以《幽微之地——习诗漫谈》为题,进行了精彩的线上课堂第一课。他认为,一首好诗应有余味、有独创性、有大格局等。他鼓励大家重视阅读,不断从优秀作品和理论中汲取营养,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切入诗歌写作。

9月28日上午,李少君讲授《诗歌与境界》,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阐述了对于诗歌美学的深刻见解。诗歌是一门心学,情是诗歌的基本元素,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歌写作要向内寻找传统,向上构建美学,向下挖掘深意。他从“情感、境界、意义”三点切入,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诗歌美学与现代诗歌美学的联系与发展。他强调,诗歌是文字中最高级的表现形式,现代诗歌创作,既要守古典主义的正,也要创现代主义的新。李少君还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和美学修养。


图为学员在收看李少君的课程


随后,霍俊明以《诗歌经验:效力与难度》为题,通过对同类题材的诗歌进行文本细读和比较,深度解析了经验对于诗歌写作的内在机制。他指出,诗歌不等同于经验,也不等于现实,诗歌是我们的精神朋友和命运伙伴,很大程度上是使我们从精神层面上体会另一种生活和人生,能维护我们精神世界的自我完整度。诗人不能做经验的搬运工,而是要对事物和时代的感知超于常人,要突破自我经验的局限,对经验进行提炼。

今年刚刚入选《诗刊》社第13届“青春回眸”诗会的第二届高研班班长徐庶表示,通过两天的线上学习,《诗刊》社三位专家老师都抛出了“干货”,这场诗歌培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操性,十分难得。学员于宗涛说:“近两天听老师讲诗、评诗、论诗,深感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对诗歌怀有敬畏之心,要努力学习,以期能写出醒世渡人的诗歌。”

据悉,因疫情原因,第二届高研班本阶段以线上讲座的方式授课,接下来还将陆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分组学习和线下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