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家访谈 > 正文

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张者:我们一直在为重庆文学努力!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2年9月5日      


2022年8月25日上午,中国作协公布了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著名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张者的短篇小说《山前该有一棵树》赫然在列。获悉这一喜讯,重庆客主笔姚彬第一时间联系到忙碌状态中的张者,和这位新晋鲁奖得主迅速完成了一次“对话”。

姚彬:首先恭喜您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请您谈一下获奖作品《门前该有一棵树》的写作背景和初心

张者:在寸草不生的天山南坡的一个山沟里,我们太需要一棵树了。一棵树有时候比水更重要。水关乎我们的生命,树却关系到我们的心灵,这不仅仅是遮荫那么简单。人类是树上下来的,树才是人类真正的精神原乡。

后来,我把那棵树移进了我的心里,我让它在我的心中成活。我还准备着把它写出来,告诉所有人,我心中种着一棵树。我想真实地写一写那棵树。

我希望能唤醒天山南坡被旷野和风沙尘封的生命意志,我希望表现大漠边缘和戈壁滩上与生俱来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在天山脚下在西域的天空下显得天真烂漫和无奈。这种天真烂漫无法靠散文完成,我要写小说。

当我动笔写这一棵树时,我才发现,我写的不仅仅是树,原来是人,是我们的老师。他是和那棵大树一起死去的。那次死亡是我少年时无法忘怀的经历。


姚彬:重庆市作协原主席黄济人说,您的长篇小说《老风口》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前20,完成了一次突破。您的短篇小说获奖,完成了自己的又一次突破。您怎样看待他的评价。

张者:我们的前主席黄济人先生的文学成就很高,他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等作品,在全国文坛上都是有地位的。但是,黄主席的作品是非虚构型的,或者说我们称之为黄主席的作品是非虚构文学。

在这方面,目前为止,它不仅是重庆的一面旗帜,在全国也是一面旗帜。

他说我当年的作品《老风口》入围茅奖是一个突破,这一次拿到鲁奖也是一个突破,他的这种说法我是赞成的,对我个人的写作来说,也是突破,将来我还会继续努力,还会有所突破,只不过要靠时间的堆积,因为下一步我主要的方向是长篇小说写作。长篇小说的写作你也是知道的,那真的是呕心沥血,我将迎接挑战。

姚彬:前面您说到长篇小说是下一步的主要方向,那就请具体谈谈您的创作吧。

张者:关于我自己的创作,我觉得获得鲁迅文学奖是对我文学人生上半场的一个总结,一个句号,也是一次鼓励,同时也是对我文学创作下半场的一个开始,发令枪一响,继续前行。

接下来的几十年中,我恐怕要完成一系列的长篇小说,手头正在写的是一部叫做《拯救故乡赵家庄》长篇,这个长篇讲的故事就是一群屌丝在外面打工挣了点儿钱,就要回去拯救故乡了。有点儿荒诞,总而言之吧,拯救故乡,人人有责嘛,看看咱们这些屌丝们,他们的所作所为会是什么样,他们会搞出什么笑话,闹出什么荒诞不惊的故事出来。

写完这一个,我将写下一个有关新疆的长篇小说,新疆是我创作的一个宝库,这次获奖的这个短篇,也是新疆题材。新疆题材在我创作中大概占40%,知识分子写作大概占30%,还有另外的30%我交给了重庆,我将以重庆为背景,写一系列的小说作品。


姚彬:回到文学本身,在当代社会,文学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文学边缘化了。您认为呢?

张者:文学进入边缘化,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文学进入边缘化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兴趣和方向多种多样。太多了。不可能都去看文学作品,可以看电视看电影、追网剧,网络阅读,打游戏,也可以外出旅行等等。

每个人的兴奋点不一样,人们休闲的方式多了以后,自然不会全都抱着一本小说去看,或者抱着一本诗集去读,这样一来,由于受众量的原因,你说文学已经被边缘化,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

80年代,发表一篇小说就会轰动全国的现象,永远都过去了,永远都回不来了。所以现在的现状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当文学作品被真正懂文学的读者阅读的时候,我觉得它反而对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是一个促进作用。如果他成为一种大众阅读,闹闹哄哄,我觉得对文学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文学在中国,可以说一直没有边缘化,因为无论是从政府到民间,一直把文学放在一个很关键很重要的位置,你看我们中国有中国作家协会,在这个协会里有很多重要的作家,真正的在埋头写作的同行们。所以说,各级作协组织一直在发挥着作用。

在国外可没有什么作家协会,比中国的写作更加孤独,因为他们没有政府会去支持你,也没有什么组织去扶持你,而在中国,我们享受着这一切的福利,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自己的文学工作,文学创作,文学写作搞好。

在国外出版发行一本书,几千册几百册都有,在中国随便也能发行几万册,所以说我觉得文学在中国,一个好的作家是完全能养活自己的,能养家糊口的。有了作协这个机构的管理、引导、支持、扶持,也不能说文学被边缘化,它其实在人们的心中,在我们很多人现实生活的中心位置。

姚彬:对于一个写作者,您是怎样看待阅读的呢?

张者:要想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只有靠阅读。有一个伟大的作家早就说了,6个字。那就是:阅读,阅读,阅读。这个作家是谁呢?他的名字叫:威廉•福克纳。这位美国著名小说家,1949年度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他早就告诉大家:完善自身写作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阅读,阅读,阅读。

阅读任何东西——经典,糟粕,好的和坏的,并琢磨他们是怎么写的。福克纳一连说出了三个阅读,可是,大家没有怎么重视,所以,我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没有诞生更伟大的作品。在这个历史时期无法和外国文学比。到了我们这一辈开始重视了,所以才有了80年代中国的先锋文学。福克纳也属于好话要说三遍的唠叨人。这老头所说的阅读我仔细地研究和品味了一下,发现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唠叨,这三个阅读是有层次的。第一个层面的阅读:“量”。第二个层面的阅读:“质”。第三个层面的阅读:“有思考的”阅读。


姚彬:接下来您准备为重庆文学做点什么?

张者:我一直在为重庆文学努力着,重庆文学院每一次培训班,我都必须去进行讲座、培训,这都是不收任何报酬的。现在重庆文学院第五届创作员,大概几十个人,每一个专业作家名下都会带十几位文学年轻新人,因为我也有一个班,叫桃李班,目前有12个人,都是写小说的,都是在为小说创作做一些努力的人,所以这个班目前都是正常指导、正常授课、正常写作、正常推荐、正常修改、正常发表……也就是说一切都在正常的进行中。

另外,我兼任重庆作协小说创委会的主任,理应起到带头和建设作用。我们小说创委会建有一个群,除了重庆搞小说创作的这些作者外,还把《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十月》这些大刊的编辑、主编或者副主编拉进了群,让重庆的作家们、作者们和这些大刊的编辑尽量沟通,最后拿出优秀作品到大刊上发表。

我觉得重庆小说界首先是要发表作品,特别是在大刊上发表自己的文学作品。在重庆小说界能上大刊的人不多,但是,要努力,首先从省级刊物开始,然后上大型的文学刊物。一个作家,首先你要发表作品,不在大刊上发表作品,不上选刊,你什么都谈不上。


[名家档案]

张者,本名张波,男,中国作协小说创委会委员,重庆作协副主席,一级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大学三部曲《桃李》《桃花》《桃夭》,长篇小说《零炮楼》,《老风口》,中篇小说集《朝着鲜花去》,《或者张者》,散文集《文化自白书》等。作品曾被各个文学选刊转载,并多次登上文学年度排行榜。

2022年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来源:重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