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周航:聚焦民族与人民,为文艺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周航    日  期:2022年4月2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开阔,语重心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文艺界提出了新要求,讲话精神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新时代中国得到新发展的又一次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并“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讲话精神内涵丰富,涵盖面广,在很多方面亮点纷呈,其中“民族”和“人民”出现频率极高,是讲话中的两个关键词,其与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有着深层的内在逻辑关系。概而言之,应该说“民族”是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来源,而“人民”则指向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去向。聚焦讲话中二者与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指导文艺工作的实践。

民族、中华民族与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努力推动文艺的繁荣发展,其中包括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中华民族的”等基本内涵。在文艺发展的语境下何为“科学的”?在笔者看来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合理、正确地理解“民族的”“大众的”和“中华民族的”之间的关系,文艺繁荣发展最终指向的即为“坚守人民立场”,要书写“人民史诗”。进一步讲,这里大概还要以“民族”与“中华民族”为核心来作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复兴,是建立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不断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让我国各民族都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所以,欲深刻理解讲话精神,首先就要厘清民族与中华民族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去谈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历史之大、时代之大,具体到中国的历史来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认清中华各民族数以千年交融与汇聚的历史,认清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与创造的。当我们说起“中华民族”,是国族意义上的,是对当代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共同称谓。所以我们要繁荣发展民族的文艺,不仅指繁荣这56个民族各自不同的文艺,更指中华民族文艺的共同繁荣发展。共同的繁荣发展,并非是要削弱或破坏各个民族的个性(或民族性),而是在个性(或民族性)基础上,寻找到所有民族,也即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和文化的交汇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各个民族的文艺发展了,也是中华民族文艺上的发展。但是,繁荣并非单一的民族繁荣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继承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文化再创造。

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笔者看来,“百花齐放”的内涵不仅只是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这个民族百花园中的百花齐放。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百花齐放又何尝不是不同民族文艺特性的呈现呢?“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讲话中这些话语,辩证地告诉了我们,中国各民族的文艺都要有民族化的内容和形式。在新时代,以此为前提中华民族也要共同创造中国化的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惟其如此,在世界文艺的大舞台上,才能更好地展现中国各民族文艺的辨识度,才能更好地合力展现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华各民族在百年历程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历史角色,各民族中涌现出来的文艺家已创造出无数争奇斗艳的文艺作品,在守正创新中为振奋民族精神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实现中华民族文艺的繁荣发展。

人民、人民立场与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核心理念,贯穿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人民”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组成要素。关于“人民”,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过明确的阐述:“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很明显,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也是党的优良传统。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开篇中就郑重地对文艺和人民的关系论述道:“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人民”同样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一个核心关键词,通篇先后出现数十次之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开始时,再次强调了“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的重要观点,指出“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这些观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人民立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近些年来也在不同场合一再阐释“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的观点,也强调“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一百年来,党领导文艺战线不断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毋须赘言,人民立场一直都是党文艺工作的出发点,为人民而繁荣发展文艺也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具体体现之一。经济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和文艺的繁荣、精神的满足,共同构成人民幸福的完整性。

中华民族新文化与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

一切为人民服务,文艺的繁荣发展要始终站稳人民的立场,依此前提和基础,讲话中的“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在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这点上,讲话精神与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的“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可谓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延续与发展。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这是因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在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说这些话是具有时代性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本质精神,这也是彼时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本质所在。但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内涵也必将与时俱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在世界格局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新时代背景下,赓续“斗争”精神,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种新文化又必须是民族的、科学的与大众的,而面向人民的文艺的繁荣发展,正是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直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中可见讲话中重要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及的中华民族新文化,具体到文艺上就是要“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发挥了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是要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要做时代的号角,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总之是要“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

中华民族新文化之“新”,文艺之“新”,还体现在“民族性”和“创新”两个方面。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要体现文艺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的文化辨识度。文艺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的文化辨识度,不是凭空设想的,而是具体和鲜明的体现,这就需要科学地处理中国多民族个性与中华民族的共性问题。中国多民族的文艺发展不是每个民族文艺的机械相加,而是要重视多民族文艺之间的关系,要突出“中华民族”的真正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各民族艺术交流、互鉴的动态发展中,应深入挖掘各民族艺术的个性特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同时,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构建,凝聚中华文化和精神共识。

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文艺的民族特性,包括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同时也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继承发扬各民族的民间文艺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走好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特色之路,才能真正促进中华民族文艺的繁荣发展,才能最终“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多民族“和而不同”的艺术交融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也会为世界民族国家的民族艺术发展提供中国经验,进而为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千秋伟业在胸,百年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历久弥坚。讲话凸显了党对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中国文艺界充满期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新时代,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始终坚持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努力的方向,作为担当与使命,“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守正创新,共同为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而用心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倾情投入,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本文2022.4.27日首发《中国艺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