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文学信息 > 正文

温暖前行 聚焦扶贫 重庆市健康扶贫报告文学创作座谈会召开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0年9月29日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9月27日,重庆市“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健康扶贫报告文学创作座谈会召开。

会议由重庆市人口文化促进会、重庆市散文学会、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市人口宣教中心联合举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蒋登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会长刘建春,重庆市人口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市人口宣教中心主任汪应钦及重庆市作协会员等十余人参会。

会议现场

按照重庆市卫健委工作安排,今年以来,组织市内20余名作家,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访创作报告文学22篇,从健康扶贫、医疗援藏、鲁渝协作等三个方面,展示“决战决胜2020”扶贫工作成果,展现健康扶贫成效。相关作品拟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选题颇有价值,契合时代要求,切合当前实际”

 

座谈会上,蒋登科认为,“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健康扶贫报告文学创作正当其时。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重庆市全面响应,扎实工作,脱贫攻坚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重庆健康扶贫工作,大力作为,取得了不小成效。

蒋登科点评获奖作品

蒋登科评价,此次创作活动,从现实的角度讲,体现了卫生健康系统积极参与健康扶贫,推进脱贫攻坚的实际行动;从历史的角度讲,这是一段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录;此后,一定会成为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发展中的重要节点。

作品评委之一、《当代党员》杂志副总编辑唐春林认为,这批报告文学作品主题重大、艺术性强,以报告文学的独特形式,通过聚焦一个个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经历,以艺术的笔法生动展现了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取得的丰硕成果。

刘建春介绍创作情况

刘建春认为,这批报告文学作品,写的都是医疗战线上的扶贫故事,反映的是卫生健康人的奉献精神,切合国家对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

 

“在采访中感动,在创作中感动,在分享中感动”

 

与会作家在座谈会上分享了采访创作心得。

年龄较大的老作家丁友成表示,由于感动,他一气创作了15000字的报告文学。后来压缩到7000字。再次打磨后,只留下了4000字。他说如果不把文字打磨好,就觉得对不起那些采访中的感动。

作家李学勤讲述了“七个鸡蛋”的故事。她谈到,被采访的扶贫干部说,一户贫困村民为表达对扶贫干部的感激,为他煮了一碗粉条,碗底竟然埋着七个煎蛋。

作家梁奕说,采访过程中,被采访人讲述起援藏经历,忍不住哭了,自己也哭了。结果两人抱头痛哭,哭完又接着采访。

作家龚会说,她采访时,采访对象正在抗疫一线,晚上十二点后才能联系。所以她的采访,是半夜十二点开始的。

青年作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社副社长吕杭说,审稿过程中读到了作品,非常感动,她表示,“我向作者致以敬意!只有深入一线,才会有这么多感人至深的细节和立意高远的作品。透过这些故事、作品,让我们由衷地敬佩重庆市卫生健康扶贫人,他们是一群勇气与智慧兼具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部分获奖人员合影留念

“这批报告文学作品正在产生积极社会影响”

 

作家唐文龙说,通过本次采访创作,加深了对健康行业的了解,加深了对医护人员的理解,加深了对健康扶贫工作者的敬意。

作者喻芳表示,参加此次活动,深受教育。此次创作活动及其成果,一定会为全社会尊医重卫、增进医患理解、缓解医患纠纷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汪应钦说,当前,这批作品尚在出版前夕。但一些作品已在《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报刊发表,通过专家评介、网络宣传,已经产生了社会反响。比如,一家上市公司、国有企业读到人民日报刊发的《家在清水村》后,派专人前往清水村,签订了长期消费扶贫协议;市内主流媒体,从中捕捉到了不少信息,市委机关刊物《当代党员》杂志、重庆电视台、黔江区融媒体中心等先后深入清水村及金溪镇等地采访报道;重庆市卫健委机关党委,拟到清水村及金溪镇开展“第一书记的足迹”等主题党日活动;报告文学中涉及的第一书记派出单位,把“我校派出的第一书记获人民日报报道”等列为“亮点工作”;多家主流媒体,全部接收了这批报告文学,拟系列推出。(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