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学专题 > 乡村振兴专栏 > 正文

脱贫攻坚专栏|天使情怀:我想高原盛开健康的格桑花◎龚会

——记重庆援藏最美白衣天使付显芬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龚会    日  期:2020年6月10日      

 

 

 

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北,他念他翁山东南,有一个地方叫类乌齐。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和人们想象并向往的雪域高原景致吻合:茂密的原始森林,广阔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纵横交错、体态各异、气势多变的河川,多种野生动物,传奇的“神山”......   

这是旅游者的天堂啊!每年七八月都有不少游客流连于川藏线上,饱览高原风格,感受藏族风情。可是,如果再告诉你一个现实:在这幅员61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不足5万。县城所在地桑多镇热扎卡海拔3810米,年平均气温2.6℃左右,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70%中学一所,医院一所。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物资匮乏,常年低温缺氧。距拉萨947公里,距昌都地区所在地105公里,距邦达机场101公里,距青海省囊谦县230公里,距成都市1400公里。在这些数据面前,你会考虑什么?你还会愿意留在这个被称作“藏东明珠”、“西藏小瑞士”的地方吗?

类乌齐,藏语意为“大山”。这个名字,在2016年前,对长寿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付显芬来说,听都没有听说过,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与遥远的雪域高原会有关联。她从戴上护士帽的那天开始,在长寿区人民医院护理岗位上默默耕耘,做着一个天使的职责。2008年汶川大地震,爱人手术后三天,身上还插着管。她接到抗震救灾命令,来不及详细交代,把爱人丢给医院,把6岁的孩子托付给老人,背上背包连夜赶往汉旺。 带着微笑的“白衣天使”,不顾余震危险,执着守护生命。2015年,她积劳成疾,做了腰椎全置换手术。20168月,正值儿子初升高的关键时期,她却接到一个任务:对口支援类乌齐!远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类乌齐县人民医院开展组团式援藏工作。类乌齐,这是一个什么地方?西藏距离付显芬的生活已经够遥远了,西藏昌都类乌齐,完全不在付显芬的认知里存在过。但是她想,自己毕生所学、积攒多年的救死护伤经验,也应该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有一个更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她义无反顾地响应支援藏区的号召,怀抱着天使的责任与梦想,奔赴千里之外、一无所知的类乌齐县医院,并担任医院副院长,分管护理、院感工作。

缘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从此,付显芬主任的人生与雪域高原相辉相印,她以天使情怀,谱出汉藏情深的动人篇章。

 

“援藏的经历让我有幸为当地医院发展建设出力,也是对我个人的一个挑战。”付显芬说,她刚到类乌齐时,严重的高原反应,让她头痛欲裂。她整天都感觉头部被木棒“嘣嘣”敲击似的,痛得无法入睡。每天靠吃安定,强迫自己睡觉。但是安定吃了,对肠胃损伤又大。失眠、头痛、气短、发绀,着实遭了不少罪。可是有什么办法呀?千里迢迢来到这里,不是来叫苦的,是来帮助藏族同胞的呀。她想到自己肩负的责任,类乌齐县缺医少药、发展滞后的现状,让她坚定了留下来改变这一切的决心。忍受身体不适,她迅速到岗,投入到类乌齐县人民医院的管理工作中。高原反应、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对她来说都是挑战。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她体重骤减20多斤。她说:“我是重庆妹儿,铁娘子,这点困难就想让我打退堂鼓,不可能!”这个戴着眼镜其貌不扬的重庆妹子,坚毅而果敢。针对类乌齐县医院现有的硬件条件和发展目标,她带领医院各科室团队,深入全院考察情况。每一天她都会满怀热情到岗,听报告、查资料、了解现有医护人员梯队。组织学习创建二甲医院的评审标准和评价细则,梳理创建“二甲”医院的标准和核心条款,搭建组织管理框架,制定了护理管理制度、管理体系(质控)、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类乌齐县医院的洛松院长说:“付院长啊,你这是在为我们拼命工作呀。你休息休息吧,千万别累垮了,我们这儿条件差,太对不起你们了。”付显芬开朗地笑了:“院长,我本来就是来工作的,又不是来旅游观光。等我们一起把医院建设好了,藏民们看病就医方便、放心了,我也安心啊。”

刚开始,付显芬和类乌齐医院的医护人员们相互都不习惯。生活在雪域高原上朴的藏民族,他们热情、真诚,即便是医护人员,他们也笃信藏传佛教。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没有什么肮脏、感染。作为从内地来的汉人,付显芬对藏民的卫生习惯等也格格不入。然而,他们善良的秉性、与人为善和豪放的性格,她的亲和、热情、认真、勤劳,让他们很快就成为朋友。看到援助他们的付院长这样日夜操劳,又耐心亲切,深为感动。他们紧跟在付显芬身后,积极配合,团结友爱。医院的所有员工,都在慢慢改变,有了新的院感理念。

在付显芬的指导下,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科室设立院感质控小组,设立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建立组织管理,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制度和院感质控标准。重症监护专业出身的付显芬,做了多年的护理工作,也担任多年的管理工作。不仅有扎实的医护理论、管理理论,还有多年的护理和管理经验。她把制定科室护理、院感操作制度、医院传染科、手术室、急诊科、ICU、污水处理站及消毒供应中心流程得到了规范化改造,医疗废物有了明确的标示、标牌,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大大增强,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高。

为了创建二甲医院,所需设备、管理制度、创建科室……从无到有。付显芬从没有把自己当成医院的领导,她就是医院的一个普通成员。那时,她看到医院的手术室,震惊得半天合不上嘴:到处都是污渍,地板积满尘垢!这样的环境怎么可以进行手术?她啥都没说,拿着钢丝球跪着擦,仔仔细细擦干净,清洗、消毒。还有医院库房,无序堆放,完全超出了她对医院库房的认知。她带着职工们,分类、整理,指导他们如何科学安全管理好药品、器械。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枝末叶做起,从实际操作到理论提升,短短一年时间,类乌齐县人民医院的面貌焕然一新。

付显芬从来不是坐在办公室当甩手指挥的那种人,她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天使的博爱善良,让她时刻心系类乌齐藏民的健康。她频繁深入基层,协助类乌齐县人民医院开展包虫病筛查工作。人们都说,不到西藏,根本不知道祖国有多大。类乌齐东西宽120公里,南北长110公里,地域宽广,地势复杂。高山、峡谷、河川、草原,分布着百来个行政村,地广人稀。付显芬渐渐适应了高原气候,和当地医护人员一起深入基层,坐汽车、坐马车牛车,甚至骑马,在深沟大壑、大山草原,给藏民看病、送药。下乡义诊、宣传健康知识。淳朴善良的藏民很喜欢这位来自重庆的能干妹子,对她不停说“扎西德勒”“扎西德勒”。

藏区人民虔诚信奉佛教,只要有藏民聚集居住的地方,就有寺庙。付显芬还深入寺院,给僧人们看病送药,藏民把她当他们心中的“卓玛”,是高原上盛开的一朵美丽格桑花。

 

2017年的8月的一天,已是晚上九点过。付显芬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所正准备休息一下,突然电话响起:“付院长,赶快准备出发,囊谦那边求助,有危急病人……”

付显芬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医院,准备好急救品,与藏族洛松院长、办公室主任和一位下属,几人上了救护车。洛松院长告诉付显芬:“囊谦那边有一位参加调研的在校研究生发生肺水肿,孩子来自广东中山大学,学校派到青海囊谦搞调研,高原反应引起肺水肿,情况危急。目前只有我们类乌齐医院距离囊谦最近。”

后来付显芬了解到,这个女大学生才22岁,姓何,独生女。孩子做调研的囊谦属于青海省玉树州,海拔4千多米,是青海省的最南端,与西藏昌都地区接壤中山大学也打电话求援,知道离病人最近的类乌齐医院有重庆的援藏医护,把希望都寄托到他们医院了。

当时,付显芬根本不知道从类乌齐到囊谦到底有多远,只是觉得青藏地区地广人稀,应该有段路程。不过既然说类乌齐医院是最近的,也就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吧。没想到,救护车翻山越岭、马不停蹄赶到时,已是凌晨2点多钟。付显芬被颠簸得翻肠倒肚,恍恍惚惚。她定了定神,马上查看病人情况。这个孩子已是严重缺氧、肺水肿明显,奄奄一息了。她立马给孩子面罩吸氧,打上点滴,紧急施救。情况不容乐观,他们决定连夜把病人拉回类乌齐。

这一趟回程,让付显芬终身难忘。一面焦急关注病人情况,检查氧气面罩和输液针管,一面承受翻越高海拔地带的身体折磨。翻越海拔近五千米的然代拉垭口和谢尕拉垭口时,车盘旋而上,付显芬一路呕吐。又遭遇风雪暴雨,车辆轮胎套着防滑链都打滑,险象环生。她在自己都恍惚的情况下,却紧紧地护住年轻女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守职责,保护好病人,护住年轻的学生,这是国家的人才啊。”第二天清晨7点左右抵达类乌齐医院,他们马上召集相关科室医生检查、施救。付显芬不敢合眼,一直守护在病人身边。直到下午3点多,孩子病情稳定了。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付显芬提出,必须让孩子返回广东继续治疗,不能停留在高原了。他们与昌都市委联系,得到回复后,由付显芬带一个医疗小组护送到昌都,由昌都市里派人辗转把孩子安全送回广东。付显芬才长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都瘫软了,连续十多小时的奔波、颠簸、缺氧、劳累,她累瘫了,但是她觉得这些在一个鲜活的生命面前,不算什么,再苦再累都值了!  

 

作为援藏专家,付显芬深知责任巨大,她常常思考:“我来援助是有时间性的,只靠我给医院建岗立制、规范管理不行。得带出一支医疗队伍,属于类乌齐医院自己的队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才是长久之计。”她积极发挥“传、帮、带、教”作用,在全院范围内频繁开展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并深入科室检查督导学习落实情况。为了让大伙儿学到更多,她坚持在下班时间开展课堂授课、手把手教学等,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医院的同事们。一堂课讲不会的,她就反复地讲,反复地教,像学校老师一样,严格认真地对大家的“课堂作业”进行批改。经过“师带徒”的形式,付显芬培养出了护理部主任、院感科科长、手术室护士长、急诊科护士长等多位医院亟需的骨干人才。同时,她和自己原单位——长寿区人民医院联系,她带着类乌齐医院的骨干医护前来学习实践。从2016年至今,每一年类乌齐县人民医院都会派医务人员前往长寿人民医院学习、进修,付显芬都亲自接待,组织培训,指导实践。要输血更要造血,才能真正让藏区的医疗事业健康稳步发展。付显芬说:“援藏时间宝贵而有限,比起‘输血式’的援藏,提升医院的人才实力、技术实力,让他们能够自己‘造血’更加重要。我一直为这里的医务人员传播先进理念、传授新的技术,因为他们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只要他们成长了,医院的发展就快了。”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天使情怀,汉藏一家。2018年她结束了援藏工作。在她临行前夜,类乌齐县里的领导、医院的领导和同事都特意来为她送别。他们以藏族最高的礼遇,为她敬酒唱歌、跳锅庄到半夜。为她献上洁白的哈达,一声声真诚的“扎西德勒”,一句句挽留和感谢,让付显芬感动得泪水纵横,几度哽咽。得到她医治过的藏民自行赶来送行,双手合十祝福他们心中的“卓玛”,赞美为他们带来健康的美丽“格桑花”。可是她说:“我只想美丽的高原永远盛开健康的格桑花!”

回顾援藏这段日子,付显芬感慨良多:“援藏的经历让我有幸为当地医院发展建设出力,也是对我个人的一个挑战,为藏民看病、送药、下乡义诊、进行健康知识宣传,都非常充实而富有意义,与淳朴热情的藏族同胞结下的深厚情谊,是我这一生宝贵的财富。”

这位2008年抗震救灾的勇士,2016年健康援藏的雄鹰,2020年逆行抗疫的英雄,在她29年的医护生涯中,谱写了自己的壮美诗篇。她获得了“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类乌齐县人民医院年度先进个人”、“最美护士”等殊荣。2020年,付显芬又荣获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在荣誉面前,付显芬说:“我不想要什么奖项,我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如果问她有什么遗憾,她会告诉你:“我错过了儿子成长的关键时期:2016年孩子中考,我在援藏;2020年冲刺高考,我在援鄂。感恩家人的理解,感谢亲人的包容。”

最美的天使,你的遗憾人们记得,你的付出人们记得。你看,雪域高原上,格桑花开着正艳。




 

 

 

    上期精彩回顾》》》

 

 

     脱贫攻坚专栏|程贤富:扶个“媳妇”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