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文学信息 > 正文

李燕燕受邀走进巴南龙洲湾讲授报告文学创作技巧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20年6月8日      

2020年6月7日,知名作家李燕燕应巴南区作家协会邀请,在龙洲湾街道文学创基地讲授报告文学创作技巧。

巴南区文联副主席朱丽红,巴南区作家协会主席刘凡君,副主席杨超、周玉祥、廖弟华、吴蜀丰、刘学兵、卢光顺,副秘书长杨敏,以及巴南区作家协会会员和本土文学爱好者参加并聆听讲座。

李燕燕从非虚构文学分类到文学创作技巧,纪实文学、人物通讯及纪实小说的区别和相互关联性等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报告文学的特点。

李燕燕强调,真实是报告文学的生命。在她看来,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为大家普遍所认知的真理。与虚构的小说不同,报告文学是真实的,那么,“非虚构”界限内的报告文学应当如何去体现“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与我们如何去触摸、深入、理解现实生活有关。有的作家有一种误解,认为选对了题材就成功一大半。但报告文学创作恰好是一种最艰苦、最不能讨巧、也丝毫不能偷工减料的创作方法,它需要特别仔细的观察、特别真切的接触和特别辛苦的思考才能触及现实的真谛。缺乏独特视角和深刻思考的作品顶多只能算是给现实拍了一张没有剪裁的照片而已,没有细节没有场景没有摹写人心的作品,只是报纸上的一篇新闻报道,更谈不上对“生活的升华”。要观察,要思考,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最基本的东西。

李燕燕最后总结道,报告文学本身选取的题材可“大”可“小”。不论“大”题材或“小”题材,最关键的是如何向读者有效传达所见所感。“大”题材宏大叙事,“小”题材“以小见大”。其实,本没有真正的“小”题材,因为,当下生活中的任何题材都与时代相关,与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相关,与人性相关,都不“小”。何况,咱们有句古话叫做“一叶知秋”,我们写打着时代标记的小人物、小故事,创作拓展的深度可以下去,由人物、故事乃至人物性格命运的还原直至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还原,写老百姓最熟悉的事物,可以更接地气、贴人心、更能表达社会共识。当然,与“大题材”本身自带关注度和话题性相比,“小题材”若要受到关注,必得在采访观察、视点选取、写作技巧上下更大的功夫。

在讲课互动环节,她不厌其烦地解答作者既有个性和共性的问题,迎来听众阵阵掌声。朱丽红代表文联对作家李燕燕传授的报告文学创作经验给予点赞并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李燕燕今后多来巴南,继续为巴南文学繁荣添彩。 (吴蜀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