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其他 > 正文

北碚的魅力在哪里?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王洪    日  期:2019年9月23日     

北碚的魅力在哪里?在她的自然山水里。

相传唐朝玄宗皇帝久闻嘉陵江美景,便派“画圣”吴道子和李思训来这里写生。两人游毕嘉陵风光后,应诏在大同宝殿分别作《三百里嘉陵江图》壁画,吴道子泼墨写意,三日而毕,李思训工笔重彩,三月才就。玄宗皇帝带领满期文武官员前来观看,当幕布一拉开,全场一片惊讶之声:只见画中悬岩耸翠、幽遂峻峭、江水澄蓝、风光秀丽,两幅画均以嘉陵江小三峡风光为主景,所有观画者均拍手叫绝,玄宗皇帝更是喜笑颜开,连称好景好画。

今画虽不存,美景依旧。1982年,国务院将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命名为全国首批著名风景名胜区,所下评语是:“山岳江河、温泉峡谷、丛林古刹、溪流瀑布、奇葩异卉,展示了巴山蜀水幽、险、雄的特色”。以后的北碚,便有“重庆后花园”的美誉。

北碚的魅力在哪里?在她紧跟时代的步伐,勇于探索,勤于实验,不断创新的奋斗里。

解放初期,贺龙元帅在北碚人民庆祝解放集会上的讲话:“北碚是个大花园,今后要按社会主义大花园的要求来建设”,激起北碚人进行风景文化区探索与建设的热情。1951年,北碚成为北碚市,川东行署的首府,那时就对城市进行了规划。今天的碚峡路就是当年规划的,宽宽的行道树绿化带,至今也是靓丽的城市风景。还组建了两所大学:西南农学院和西南师范学院,修建了由沙坪坝直接到北碚的公路,这些都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鉴于紧张的国际形势,推行将重点工业迁建内地的“三线”建设计划。重庆市接收的第一个“三线”建设内迁企业:浦陵机器厂就落户北碚。那个年代,物资供应紧张,每个人每个月购买生活品的各种票证就有几十张,大量企业和人员的内迁,光物资供应就是不小的难题。北碚成为重庆第一个“三线”建设实验区,凭着担当与付出,成功地接纳了以四川仪表总厂为代表的诸多企业,成就了中国第三大仪器仪表工业基地的建设。

1996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一些条件相同的地区建立“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树立发展的样板,求得经验,在当地起示范作用,后来又将这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当时,北碚人勇于探索和实验。在申报过程中,国家科委九人考察组先后考察重庆市政府推荐的渝北区、北碚区。结束时,考察组长说:“说实话,你们北碚区的经济条件远远不如渝北区,但是你们这里的群众基础、领导认识和抓工作的力度令我们非常钦佩。你们是万众一心,政府和社会一起行动。我们对这里有信心,一致同意向国务院推荐你们。”之后,两个区的区长到北京,当面向国务院领导作答辩,最后确定北碚区为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实验区命名后,北碚对社会发展进行积极地探索。如当年为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区政府决定:在朝阳小学和朝阳中学进行试验:向学生家长借钱,小学生每人300元、中学生600元,按银行活期利息标准计息,毕业时一并归还,并反复强调对困难家庭免借,不增加他们的困难。

试验结果令人喜出望外:许多困难学生由富裕家庭主动代为借出,大家都支持政府的决定。在此基础上向全区推行,筹集的资金首先用于农村学校的改善,很快完成“普九”任务,获得“全国‘双基’工作先进区”。此外,在科技、绿化、社会治安、园林城市、人居环境、计划生育、卫生、文化等许多方面,北碚在10年里共获得17块全国先进奖牌。2008年,北碚在全国88个实验区中脱颖而出,成为13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之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奖,向国家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

长期以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曾批评“北碚被重庆主城边缘化”。 2002年7月,北碚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渝合高速建成通车,改善了长期困扰北碚经济发展的交通问题,形成了发展机遇。北碚区政府迅即汇聚了16名市内外的专家学者,聘请7名顾问组成课题组,研究提出北碚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对 “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四大体系进行探索。区委区政府于2004年决定建设“蔡家组团、同兴工业园、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北碚新城、大学城和十里温泉城”作为载体,后来又增加了“台湾农民创业园和水土工业拓展区”,形成了“6十2”的八大园区,进行全面实施。

8大园区同时建设是非常困难的。如何在困难中闯出一条新路,干部是决定因素。北碚区委对全区处级干部分两批,在西南师范大学进行了半军事化的“六力整合”培训(即领导力、执行力、决策力、洞察力、学习力和创新力),用国内外生动的发展案例教育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并启用一大批年轻有为、勇于开拓创新的干部,组成各园区管委会,鼓励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去探索,不断创新,使整个局面很快打开。

北碚新城建设走的就是创新之路。2002年12月,浙江海宇集团进入北碚,预计投资30亿元搞新区建设。这是北碚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为抓住机遇,区委、区政府采纳了北碚“生态经济发展课题组”顾问、重庆大学雷亨顺教授提出的“政治带动”建议,将北碚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领导机构及所属部门搬迁至新区,以此聚集人气,帮助海宇集团尽快建设,形成北碚新城的核心部分。

这又是一场思想解放的过程:要将具有数十年历史的区委大院和政府大院迁移,许多人反对,特别是老同志。区委领导反复上门一对一地做工作:北碚老城前临嘉陵江,后倚缙云山,左有温汤峡,右有观音峡,多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建设用地已十分有限。再不开发新城,人口密度的增加会破坏城市的美丽环境,带来的是城市生态的恶化。海宇集团有实力建设新城的核心区域---800米步行街。行政中心搬迁于此,会很快促进新城商业氛围的形成与繁荣。虽然搬迁短期内会有工作、生活的诸多不便,但对新城发展有带动作用,困难会在发展中解决。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最后终于形成共识。

财政无钱投入,则采取资产置换的方式:将区委大院和政府大院进行公开招标,最终拍卖了6800万。以此建成新城行政中心大楼及附属设施,并于2004年9月完成搬迁。当时国家审计署来考察,认为这个做法非常好。一是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把老城黄金宝地让利于民,繁荣了商业,解决了一千多人的就业。三是实现了机关干部的集中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益,四是节约了资源和能源,更为重要的,促进了北碚新城的建设。

北碚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做法是引入民营经济。通过评估和拍卖,将北碚区政府执有的80%的股权转让给深圳东南公司,形成“大学依托,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发展格局,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成功探索出“混合制经济”模式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的运用。东南公司投资近5亿元,到2012年建成8.5万平方米的北碚科技创业中心,可容纳400多家企业在此创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搭建起坚实的平台。现已形成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五大科技创新板块。

蔡家新城是由原蔡家组团和同兴工业园合并而成。2004年,园区管委会成立后,坚持生态工业的发展理念,拒绝了多达十多个亿投入的大型项目,这是需要有足够的理念坚持和勇气的。当时好的项目难以引进,他们就为本地优质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2008年,四联集团成功收购美国霍尼韦尔在加拿大的蓝宝石企业,在此建立LED基地;2009年,重庆仪表材料研究院在此建立功能材料研究基地,成为国家重点基地。此外,区科委在此设立生产力促进中心,帮助企业搞科研,申请专利,用科技打造核心竞争力:神驰集团研发的“小型二极单相发电机”在欧州形成品牌;广怀集团研制的防雪灾输电铁塔市场前景广阔;新兴齿轮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向更高更新更宽的领域奋进。

2010年,重庆两江新区成立,管委会抓住进入两江新区发展的机遇,乘势而上,到2014年,共引进工业企业28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1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形成以半导体照明(LED)、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新材料、输配电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四大产业体系,到2015年已产生出占全区工业产值64.4%的效益,可以说该园区10年再造了一个北碚工业。现在,蔡家新城己吸引全国知名品牌的房地产企业,充分利用地势建设两江半岛宜居新城。

水土高新技术园则创造出快速、高效、和谐的发展之路。从2010年8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起,他们就牢固地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到当年的12月31日的135天中,园区管委会全体员工多的只休息了3天,少的连一天也没有休息,完全是夜以继日,昼夜连轴转。

为了让进入的企业能尽快用到建设土地,园区征地组的同志白天到拆迁户家中做家庭成员的动员,晚上做当家人的工作。每个拆迁各种赔偿三榜公布,并请纪委工作组现场监督,严格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他们135天完成征地7500多亩,折迁1.7万户,4.2万多人。其工作量之大,工作效率之高,全市少有。待土地征用一完成,他们马上又转入被征地农民的培训工作,让进入的企业能很快招到较熟练的员工,也为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做到各方都满意。同时还特殊照顾困难的搬迁户,使整个征地工作做到和谐开展,未出现一例群体上访的事件。

园区平整土地组的同志待搬迁工作一做完,平整土地就马上进行。他们白天在工地上指挥,晚上就在工地边搭帐篷睡觉,方便施工人员随叫随到。当时100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在7500亩的土地上昼夜不停地施工,驾驶员可轮换休息,机器不能停。其场面之大,气势之恢宏,重庆少有。当时可真是辛苦,那一年冬天又特别冷,还下雪,大家睡在旅行小帐篷里,一觉冻醒过来,四周都是水,但谁都没有丝毫懈怠工作。那时水土园区可真是一天一个样,每月都是大变化。

正因为有这种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创新服务的精神,使这个占两江新区幅员面积约25%的园区,不到5年的时间,就在一片丘陵山野中建成了一座智慧新城:到2014年底,已成功引进184家高科技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0家、中国500强企业5家),形成了大数据及云计算服务、光电显示、半导体照明、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机器人五大新兴产业集群,总投资已达1284亿。按现有入驻企业测算,将来会形成年产值1795亿规模的园区。这样的建设速度,不要说与重庆两江新区的其它园区比是领先的,就是在全国也是少有的。

水土园区的潜力在科技。五大新兴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全汇聚于此。她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更是生态工业的成功经验和人才的聚集。如以京东方、莱宝、美国康宁等20多家企业将在这里形成千亿级的光电显示屏产业链;以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腾迅、浪潮、新加坡太平洋电信等七大企业齐聚水土的“云计算”,将形成85万台的服务器数据处理中心,创全国唯一;以海扶科技、北大方正总部基地、“永仁心”人工心脏、干细胞等16家具有当今世界医药科技独立产权的企业入驻,会形成产业高地;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发展的眼光更远,联合入驻的14家企业,将各种机器人的育成与孵化、检测与评定、集成与制造、培训与应用汇聚于此,形成的不仅仅是产业集群,更是产业高地,带来的,将是巨大的幅射作用。2013年,黄奇帆市长来此视察时,由衷地赞叹:“两江开发,水土先发!”

北碚的魅力在哪里?在她辉煌成就里。

2004年,北碚区级财政收入仅2.08亿,到2008年增加到10.6亿,再到2012年则猛增到36.92亿,五年翻了3.5番!连续获主城九区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第一名,以后又快速增长,彻底改变了“主城边缘化”的落后状况。

工业发展迅猛。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2家,2015年增加到262家,产值增长了4.8倍。过去是以仪器仪表为主的工业,现增加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六大产业集群。

城市建设发展快速。过去北碚老城在10平方公里左右,现在三大新城的建成面积均在30平方公里以上,而且还在不断延伸。

北碚的魅力更在她未来的潜力里。

北碚美丽的嘉陵江已串起三座新城,已汇聚了科技城、智慧城、文化城的诸多要素。在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制造业的今天,北碚已求得先机。中国科学院绿色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等一大批人才培训机构在北碚建设,为这先机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区委区政府通过举办人才周、校地合作、专家论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改善科技发展的大环境,荣获“全国营商环境十佳城市”称号,北碚必将成为“重庆的硅谷”,成为重庆科技发展的首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