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评论 > 正文

《联圣钟云舫诗话联话》后记

来  源:重庆作家网    作  者:本站    日  期:2016年2月16日     

庞国翔

大概是2007年,我在史志部门工作。江津地方党政与文化部门在重庆和北京的一批退下的老领导比如辜文兴、康纲友、黄立沛、杨启华以及一些专家学者、大学教授如黄宗模、董味甘等的支持下,掀起了挖掘和研究历史文化名人钟云舫的高潮。重庆和江津都设立了课题研究机构,我也有幸成为课题组的成员之一。就在这年,我千追万寻,在钟云舫后裔、巴南区钟新东处寻得了最为全面的《振振堂》八卷。钟新东是钟云舫的嫡曾孙,对祖上著作非常珍惜,我在此进行了复印。后来研究会将此制作了影印件,这对研究钟云舫起了很好的作用。

钟云舫《振振堂》及其《招隐居》,我读过多篇,每读一篇,都能读出许多的故事来。钟云舫的每一副楹联、每一首诗、每一篇文,都有一个故事。如果我们给合江津的地方文献来读,读出的故事就会更多更精彩。将这些故事写出来,就成了钟云舫的联话诗话。

为了搜集钟云舫的故事,我曾自费上成都,下重庆,寻访钟氏嫡系后裔和近房亲戚。钟云舫的故居青草碚和高牙场,我不知去过多次,这些地有许多钟云舫留下的故事。当地的百姓都将我认熟了,我每次去都有新的收获。

《联圣钟云舫诗话联话》前前后后写的时间较长,原因是收集到的素材在不断增加,考证的结果也时有变化。于是就拖沓下来。我觉得不能再拖延下去了,于是就告了一个段落,以后肯定会有新发现的内容,另入其书吧。

江津楹联习俗是重庆市的非遗项目,目前江津欲将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申报为重庆的下一批非遗项目。如能获得成功,那么江津楹联习俗和联圣钟云舫民间故事将可为我们申报此两项中的某项(两项更好)为国家级“非遗”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均属一孔之见,定有谬误,欢迎批评指正。抛砖引玉,期待方家。